大家好,我是李偉康。今天我們要談的,不只是「稀土」,而是政治裡一個經典又殘酷的現象——從反對,到掌權,再到現實妥協**。這幾年,馬來西亞人對 Lynas 這家稀土工廠的態度,正好是一面鏡子,照出我們的政治記憶有多短、政客的算計有多深。
大家還記得嗎?十多年前,當 Lynas 廠剛開始在關丹建設的時候,全國掀起了反對浪潮。那時候的反對派,也就是今天的團結政府裡大多數政黨——公正黨、行動黨,甚至一些社會運動組織——都高喊:「Stop Lynas, Save Malaysia!」那時候的「綠衣運動」是全國性行動。政客們站在台上,聲嘶力竭地說:「我們上台一定關掉這間廠!」這場運動讓他們成功塑造出「為人民而戰」的形象,收割了滿滿的民意。
可是,政權輪替之後,故事卻反轉了。當這些人從「反對者」變成「決策者」,他們才發現——Lynas,不只是工廠,而是整個全球供應鏈的節點,是稀土加工鏈裡不可或缺的一環。那時候他們才知道,這間工廠關不得。因為一旦關掉,不只上千名就業機會會沒掉,還會打亂外資信任,甚至影響馬來西亞在全球高科技產業鏈中的地位。於是,他們選擇了妥協。
我們來看具體的轉折。2012 年到 2018 年之間,當時的反對派不斷承諾,一旦上台就要關閉 Lynas,理由是環保、健康、輻射風險。許多議員甚至簽署過「誓言信」,承諾要停止 Lynas 的運作。那時候,這是他們動員民意最有力的工具。但當 希盟 在 2018 年上台執政後,情況出現了 180 度轉變。
2019 年,他們取消了先前要求 Lynas 把放射性廢料運回澳洲的條件,政府說這樣做「不切實際」。那時候的科技部長楊美盈還說,經過技術檢討委員會的審查,Lynas 的操作是安全、合規的,風險可控。這句話,跟當年他們上街抗議時的口號,完全相反。環保團體大罵這是「大 U-turn」,說政府背叛了人民的信任。而政府的解釋是——世界變了,稀土產業對國家經濟與科技安全太重要,不能輕易放棄。
到了 2023 年,政府不但續發了 Lynas 的部分許可,還批准它擴建重稀土分離設施。你沒有聽錯,當年說「要關掉的」,如今變成「協助它升級」。而理由依舊是那一句:「為了國家經濟利益」。
你看,這就是政治現實。當年喊「拒絕 Lynas」的政客,今天站在同一個工廠的剪綵台上微笑。當年說「污染人民的廠要關掉」,今天卻說「這是戰略資產」。同樣的人、同樣的嘴,只是位置不同,立場就改了。
但問題不只是他們改口,而是我們也忘得太快。這種「反對時當英雄,執政後現實主義」的劇本,馬來西亞已經看過太多次。從反 GST、反貪污、反美國企業,到反 Lynas,每一次都有人用「民意」來動員,用「憤怒」來收割。但當他們真的上台,才發現世界不會因為你的口號讓步。
這裡面有幾個現實層面的原因。
第一,角色變了。當你是反對黨,講話可以浪漫;當你是政府,講話就得負責。Lynas 涉及的不只是環境,而是整個稀土供應鏈。如果馬來西亞要參與高科技產業,不能永遠只挖錫礦、賣棕油。稀土就是「科技石油」。關掉它,你就退出國際供應鏈。這是現實壓力。
第二,承諾太簡單。當年講「關掉」,聽起來爽,但沒人問:「然後呢?」就像關掉 Lynas 之後,人民真的會更安全嗎?還是只是把加工轉移到別的國家?
第三,民粹永遠比理性更容易被記住。政客知道,用恐懼、用憤怒情緒最容易動員。那時候「污染」這兩個字,就能讓選民一面倒。可是,單靠恐懼和憤怒的情緒不能治理國家,政策才行。
這就是我要提醒大家的重點。不要再被口號收割情緒。下次當你看到政黨喊「拒絕外資」、「保護健康」、「關掉污染廠」的時候,請先問:他們有沒有提出替代方案?有沒有監管計畫?有沒有承諾如果執政後做不到,要如何負責?因為很多人,靠「反對」起家,一旦上台就開始「現實」。
Lynas 的故事,不只是環保議題,它是一面鏡子,照出政治的虛偽,也提醒我們:**政治記憶太短,人民就會被一次又一次利用。**
當年他們用「關掉 Lynas」換到選票,今天他們用「擁抱 Lynas」換取外資。這不是政策的進步,而是立場的漂移。
但我要說得更深一點——我們不能只停在指責政客。真正該改變的是公民思維。你我都要開始問更難的問題:如果國家需要發展稀土產業,那我們要怎樣確保它乾淨、安全、透明?政府怎麼監管?技術怎麼引進?廢料怎麼處理?這些才是成熟民主的監督。
否則,我們永遠都在重複這個循環——政客喊反對,人民熱血,選舉贏了,政策轉彎,然後人民又失望。而失望久了,人民就麻木了。這才是最危險的。
所以,我要在這裡警惕大家:**不要再讓政治人物用情緒牽著走。**不要被「反對」這兩個字騙得以為他們真的為人民。真正負責任的政治,是敢面對現實、提出解方,而不是靠喊口號騙掌聲。
Lynas 是馬來西亞的一場政治考試。它測出了政客的誠信,也測出了人民的記憶。
這一次,我希望我們都學會分辨。
你還記得當年誰喊過「關掉 Lynas」嗎?今天誰又在為它辯護?留言告訴我你怎麼看這樣的轉變。
如果你覺得這支影片值得讓更多人思考,請訂閱、分享和轉發,讓更多人知道——政治不是演戲,而是誠信的考驗。我是李偉康,感謝你的收看, 我們下個影片再見 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