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曾經懷疑過自己嗎?覺得「我只是文科生,怎麼可能進得了蘋果或TikTok?」今天,要跟大家分享一個顛覆你想像的真實故事:一位來自馬來西亞的小鎮女生,沒有科技背景,卻一步步敲開全球頂尖科技公司的大門。她,就是陳麗娟(Christy)。
破框而出:文科生也能勇闖矽谷
矽谷,一直被視為理工科人才的聖地。陳麗娟卻用自己的經歷告訴我們,夢想不分科系。她出身嘉隱,從裕華小學、中學到新紀元學院中文系,再到北京清華大學、南洋理工大學,都是文科背景。婚後隨先生移居美國加州,原本以為會過著相夫教子的生活,但一個偶然的啟發,讓她決定不只為家庭而活,更要為自己、為孩子樹立榜樣。
她說:「如果我的孩子有天問我,為什麼媽媽沒去追夢?那會不會成為他人生的遺憾?」這句話,成了她勇敢踏出舒適圈的動力。
職場初體驗:從零開始到美國公務員
剛到美國,陳麗娟的第一份工作不是科技公司,而是在市政府當助理。語言不通、文化隔閡,她卻靠著雙語優勢(中文、英文、馬來語、廣東話),成為市政廳唯一的中文公務員。她還曾經在毫無資源的情況下,獨力策劃一場南加州的新聞記者會,靠著「人脈」和「死磕精神」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。
她分享:「人沒有路走的時候,就會自己挖出一條路。」這種解決問題的能力,讓她在美國職場站穩腳步,也為後來進入科技公司打下基礎。
突破舒適圈:勇闖蘋果與TikTok
在矽谷,科技公司的薪資、福利和成長空間都高於其他行業。陳麗娟注意到這個趨勢,毅然決定轉戰蘋果。她並不是馬上就被錄取,而是投遞履歷後等了一年才收到面試通知。她的多語言能力和對時事、社會議題的敏感度,讓她在蘋果App審核部門發揮所長——負責全球App審核,保護用戶安全,也成為公司裡獨一無二的「語言橋樑」。
後來,她又被字節跳動(TikTok母公司)挖角,負責與蘋果合作的商務拓展。她說:「蘋果的經驗讓我知道如何和美國人溝通、談判,這是跨國企業非常重視的能力。」
人脈經營:不是利益,而是共鳴
陳麗娟強調,人脈不是「利用」,而是「欣賞」。她早期認識的朋友,很多後來成了馬來西亞政壇或企業界的領袖。她說:「認識人,不要只看他的地位,而是看他身上的閃光點;這些特質未來會成為你的養分。」
她也鼓勵大家,無論在哪裡,都要主動拓展圈子、交流學習,因為每個人都可能在未來某個時刻,成為你人生的貴人。
給馬來西亞職場的建議:重視人才、栽培年輕人
她認為,馬來西亞企業主如果能像美國一樣,重視員工福利、培養人才,不僅能留住優秀青年,也能讓社區更有活力。美國公司常提供員工醫療保障、學費補助,甚至鼓勵員工參與公益捐款。
她說:「投資人才,就是投資社區和未來。」
給年輕人的話:不要懷疑自己,勇敢踏出去
陳麗娟建議年輕人,要善用網路資源自學,例如Google免費課程、AI、數據分析等。她自己曾每週在咖啡館學英文、在商場和售貨員練口語。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努力,累積起來就是自信和實力。
她說:「如果可以回到20年前,我會告訴自己:不要懷疑自己,現在就踏出去!」
《大馬文科生勇闖矽谷科技大廠》:真實經驗的分享
這本書不是為了出書而寫,而是她18年美國生活的真實記錄。裡面有職場故事、文化衝擊、裸辭經驗、AI新趨勢……如果你想少走彎路,或正在迷惘,這本書能給你不少啟發。
結語:你也可以勇敢追夢!
陳麗娟的故事告訴我們,出身、科系、背景都不是限制。只要你勇敢踏出第一步,世界就會為你打開新的可能。你有什麼想法?有沒有曾經因為懷疑自己而錯過機會?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你的故事,或標記朋友一起討論!
進一步閱讀推薦:
- [如何跨領域轉職?5個實用技巧]
- [矽谷職場文化大解析]
- [自學資源推薦:Google、Coursera免費課程]
- [AI新手必看:入門學習路線圖]
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,歡迎按讚、分享給更多朋友,也可以訂閱我們的頻道,獲得更多職場與成長故事。下次見!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