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我是李偉康。今天要談的,是馬來西亞政府即將在下個月實施的一項新政策:調高煙草與酒精的稅率,也就是俗稱的「罪惡稅」。這個名字本身,就已經帶著一層道德判斷的顏色。政府的說法很簡單:為了公共健康、為了社會責任、為了讓人民少抽一點、少喝一點。但問題是—當政府用「道德」當作稅收的理由,這其實就是在用懲罰取代教育,用形象取代改革。
讓我們先科普一下什麼是「罪惡稅」。這不是普通的消費稅,而是一種以「抑制不良行為」為名的課稅方式。它的源頭可以追溯到中世紀的宗教制度。當時教會會對酗酒、賭博等被認為有罪的行為課重稅,以達到道德約束的效果。到了現代,政府延續了這個邏輯,但換上了新的說辭——公共健康、社會福祉、醫療開銷。說白了,這是一種「懲罰式課稅」。
根據安華政府最新的財政預算案,從下個月開始,每支香煙將多課2巴仙稅,而酒類則會暴漲10巴仙。這是多年來最大幅度的調整。官方解釋說,這樣做能減少吸煙與飲酒的習慣,同時為醫療系統提供更多資金。聽起來道德高尚,但數字背後,其實藏著一個非常現實的族群邏輯——為什麼煙稅漲2%,酒稅卻漲10%?
馬來西亞是一個穆斯林為主的國家,穆斯林佔了全國六成人口以上。在伊斯蘭律法中,飲酒是被明確禁止的;但吸煙則只是被視為不良行為,並非宗教禁令。這就導致一個現實:喝酒的,多半是非穆斯林,也就是華人與印度人;而抽煙的,則橫跨各族,甚至以馬來同胞為主。
所以,當政府要推出罪惡稅時,它選擇了政治上最安全的組合。酒稅調高10%,因為不會影響大多數穆斯林選民,反而能營造出「道德治理」的形象;煙稅只象徵性調高2%,因為那會影響馬來基層的消費群體。這不是健康政策,這是精算過的選票策略。
有人可能會問:既然這麼明顯的雙重標準,為什麼沒有政黨站出來反對?這正是整件事最詭異的地方。 我查過了——目前沒有任何主流政黨針對這次罪惡稅調整發出明確反對聲音。行動黨作為執政聯盟的一員,完全保持沉默;馬華身為華基政黨,也沒有公開批評。甚至連反對黨陣營的民政,也沒有把這個議題拿出來炒作。不是他們不知道,而是沒有人敢。
為什麼?
因為這是一個「道德包裝」的政策。誰反對,就等於在政治上承認自己「支持吸煙」、「鼓勵飲酒」。這種標籤殺傷力太強。對行動黨來說,他們的華人支持者的確受影響,但作為聯盟政府的一部分,他們不能公開挑戰安華的「Madani」道德框架;否則就會被說成「反伊斯蘭」。對馬華來說,他們雖然知道這稅制會傷到非穆斯林餐飲與酒業者,但他們早已失去議題主導權,也不願意被標籤成「替喝酒的人講話」。
目前唯一有些微發聲的,是個別議員曾在國會建議,應該把罪惡稅收入設為「專戶」,用於非穆斯林社群的福利與教育開支,而不是混入中央基金。但這並不是反對稅收本身,而只是針對用途提出意見。
所以我可以這樣說——幾乎沒有任何主流政黨願意大聲反對這次罪惡稅調整。 這並不是因為大家都贊成,而是因為這是一個「誰反對誰就輸」的道德陷阱。所以只有靠網紅來為大家發聲了。 呼籲大家請點點讚和訂閱關注我的頻道啊。
而在現實層面,這項政策帶來的影響是立竿見影的。對普通打工族來說,一個月多出五令吉的煙錢,也許不是天文數字,但那代表生活壓力的再一次積累。對華人、印度人經營的酒吧、餐館、旅遊業來說,10%的稅負意味著顧客流失、成本上升、夜間經濟萎縮。更糟的是,馬來西亞的非法香煙市場早就佔超過一半,這樣的漲價只會讓更多人轉向黑市。政府想要改善健康,結果卻讓稅收流向走私者口袋。
你看,這樣的政策,既無法改變行為,也無法改善健康,反而加劇不平等。富人照樣在高級餐廳開香檳,窮人只能抽更便宜的走私煙。政府收不到稅,人民的健康也沒改善。那請問,這樣的「道德稅」到底有什麼意義?
從制度角度來看,罪惡稅的核心問題在於:它是一種最懶惰的政策工具。它不需要改革結構,只需要改變價格;不需要面對根本問題,只要宣稱「這是為你好」。可是,人民不需要被懲罰來學會自律,他們需要的是被理解、被引導。
更值得警惕的是,這種稅收邏輯,正在擴散。今天政府可以以「健康」的名義課你煙酒稅,明天也可以以「環保」的名義課你塑料稅、糖稅,甚至「社會責任稅」。每一次都打著道德旗號,但每一次都讓人民更難喘氣。這就是道德治理的危險——它把政策失敗的責任,轉嫁給個人的選擇。
歷史上,「罪惡稅」曾在許多國家被濫用。例如美國1920年代的禁酒令,政府想透過法律消除酒精問題,結果造成黑幫橫行、暴力升級。後來他們才意識到,真正的社會改變不是靠懲罰,而是靠教育與文化的成熟。馬來西亞今天的處境,也許正重演這個老故事。
如果我是政策制定者,我會怎麼做? 第一,我會讓這項稅收透明化。每一分「罪惡稅」的收入都應該公開列帳,明確標示多少用於醫療、多少用於教育,而不是進入一般稅收基金。只有透明,才能建立信任。
第二,我會將這筆收入用於實質戒煙與心理健康方案。設立「戒煙或者戒酒配對基金」,政府每收一令吉的煙稅,就撥出一令吉來補貼戒煙課程與心理輔導。讓人民感覺這不是懲罰,而是幫助。
第三,我會採取「分級稅制」,而不是「一刀切」。例如對酒精含量低的啤酒或葡萄酒課較低稅,對烈酒課高稅;對低尼古丁煙草產品課較低稅。這樣可以鼓勵行為轉變,而不是全面懲罰。
第四,我會把焦點放在打擊走私與非法市場。這才是真正破壞健康、侵蝕國庫的源頭。若不從供應鏈下手,漲價只會讓走私品更有市場。
第五,我會堅持一個底線:不以宗教與族群生活方式作為稅收依據。 一個現代國家應該以公民平等為原則,而不是以「誰喝酒誰該被罰」來設計財政政策。當一個國家開始用道德來決定稅收輕重,那就是政治滑坡的開始。
真正的道德,不是政府課出來的,而是人民自覺的。真正的健康,不是靠漲價,而是靠教育、理性與選擇權建立起來的。
所以,這項罪惡稅表面上看起來是財政技術問題,其實是政治哲學的試金石。當政府用「道德」取代理性、用「懲罰」取代教育,最終受傷的永遠是那些沒有發聲權的人。
你怎麼看這次罪惡稅?你覺得它真的是為了公共健康,還是政治計算下的懲罰?你覺得行動黨或馬華應該站出來表態嗎? 留言告訴我,我真的想聽聽大家的看法。
如果你覺得這個影片有用,請訂閱、分享、轉發,讓更多人知道這個議題,我是李偉康,祝你週末和屠妖節快樂。 我們下個影片再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