沙巴最嚴重天災,富有卻貧窮,人民為何最脆弱?

大家好,我是李偉康。今天我要和大家談一個沉重的課題。馬來西亞沙巴州在過去一週發生了近百宗土崩、山洪和道路坍塌事件,至少有十三人罹難,其中七名是小孩。這是沙巴三十年來最嚴重的一場風災,對許多人來說,這不只是新聞,而是活生生的悲劇。

在進入事件細節之前,先來一段科普。很多人可能常聽到「土崩」這個詞,但到底什麼是土崩?簡單來說,土崩就是大量的土石因為重力而往下滑動,通常發生在大雨過後,因為土壤被水浸透,失去了穩定性,就像一塊濕透的蛋糕,一推就垮掉。土崩和洪水不同,洪水是水淹過來,還能看到水位上升,讓人及早逃生;可是土崩往往是在幾秒鐘之內發生,土石連同樹木、房子瞬間被吞沒,根本沒有時間反應。這就是為什麼土崩的致命性特別高,也是為什麼我們必須提高防災意識。

回到這次的悲劇。第一宗死亡案例發生在上星期五,一名高齡九十七歲的老人,被活埋在自家倒塌的房子裡。這已經夠令人心痛,但接下來幾天,死訊一宗接著一宗。到了星期一,最令人震撼的消息傳來:在亞庇郊外,一個家庭整整七名成員遇難,當中有四個孩子,年齡只有兩歲到九歲。他們的家在土崩中被完全掩埋,救難人員掘出來時,已經無法挽回。

同一天,在巴巴縣的村莊,一位三十四歲的母親和她兩個孩子,也在土崩中罹難。還有另一個家庭,一名三十八歲的婦女和她十一歲的兒子,被土崩活埋。這些數字聽起來冷冰冰,但背後卻是一個又一個破碎的家庭。想像一下,平常我們在家避雨,覺得外面風雨再大,屋裡總是安全的,可是對他們來說,家卻成了墳墓。這種恐懼,這種絕望,是我們難以想像的。

沙巴居民其實對水災早已習以為常。每年大雨,多少區域被淹,居民早就懂得把家具抬高、把重要文件放在塑膠袋裡,然後默默等待水退。但這一次不同,這不是單純的水災,而是土崩接二連三發生。有人說,淹水我們還能忍,但一想到隨時可能被埋在土石之下,真的很恐怖。

那麼,為什麼沙巴會出現這麼多土崩?氣候專家(Darrel Webber)指出,除了氣候變遷帶來極端天氣之外,另一個原因就是過度發展。山坡被開發、森林被砍伐,本來可以吸水、固定土壤的自然屏障消失了。當暴雨來臨,土壤無法承受,只能往下滑。換句話說,這場悲劇不只是天災,也是人禍。

其實沙巴對極端天氣並不陌生。1996 年的格雷格風災當年在根地咬,一場熱帶風暴引發洪水,超過兩百人喪生,整條河岸的村子被沖走。這次十三人喪命雖然數字上沒有當年大,但在土崩的數量和分布範圍上,卻是前所未有的。這意味著,氣候模式正在改變,而我們的基建和城市規劃,根本沒有跟上這個變化。

首長哈芝芝已經宣布取消今年的馬來西亞日慶典,把資源全部投入救災。首相安華也撥出一千萬令吉作為緊急援助。

但是和捐給加沙的兩億令吉來比較,這一千萬還是小氣了一些,希望首相大人再大發慈悲,憐憫沙巴的朋友多一些。

這些措施當然重要,但更根本的問題是,防災和減災工作為什麼總是在災難發生之後才被想起?多年來,沙巴人不斷投訴排水系統老舊、山坡開發不安全,可是相關計劃一直被拖延。反對黨領袖沙菲益也直言,這些悲劇應該成為警鐘,否則每逢大雨,人民就要活在恐懼裡。

沙巴最近因為 Zara 的案件成為全國焦點,如今又面臨天災悲劇,這兩股壓力很可能形成一場“完美風暴”,對即將來臨的沙巴州選舉帶來巨大衝擊。

大家可能不知道,沙巴其實是馬來西亞最貧窮的州。沙巴不是沒有資源,相反,它擁有豐富的石油、天然氣、棕油和木材,但問題在於這些資源並沒有真正轉化為當地人民的長期福祉。從地理上看,沙巴隔著南中國海與西馬相望,基建成本比西馬高得多,物流、交通都成為發展的障礙。

再加上殖民時期留下的單一經濟結構,沙巴一直被定位成資源輸出地,而不是發展製造業或高科技的核心。這就造成今天沙巴的經濟高度依賴初級產業,一旦國際價格下跌,人民的收入馬上受到衝擊。

更嚴重的是,根據2020年的數據,沙巴的貧窮率高達19.5%,遠遠超過全國平均的5.6%。這意味著很多家庭還陷在代際貧窮裡,尤其是原住民社群,他們居住在內陸或鄉區,教育和醫療資源不足,孩子上學要翻山越嶺,生病了卻沒有醫院可去,惡性循環就這樣持續下去。

另一方面,雖然沙巴的石油收益巨大,但根據現行制度,只有5%作為現金支付返還州政府,這比例相當低,跟砂拉越後來談判到的10%相比,差距更明顯。換句話說,沙巴人眼看著自己的資源流向聯邦,卻得不到同等的回饋,基建落後、道路不通、電力供應不穩的現實一直困擾著當地。

更別提沙巴長期政治不穩,州政府更替頻繁,政策缺乏延續性,很多計劃無法真正落地。而且,沙巴還面對大量非法移民的壓力,這些人口雖然填補了勞動市場,但同時也擠壓了公共資源,帶來治安和社會問題。總的來說,沙巴的貧窮不是因為缺乏資源,而是因為資源太多卻分配不均,加上治理問題、基建不足、經濟結構單一,讓沙巴陷入一種典型的「資源詛咒」。所以說,如果沒有制度改革,沒有更公平的資源分配,再多的石油和天然氣,也無法真正讓沙巴人民擺脫貧窮。

觀眾朋友,我想問你們,你們覺得這次的沙巴悲劇,主要問題是出在「天災無可避免」?還是「政府防災不力」?還是「過度發展導致人禍」?或者你覺得三者都一樣重要?歡迎在留言區寫下你的看法。你只要寫「天災」、「政府」、「人禍」或「三者都有」,就能參與討論。讓我們把這場對話延續下去,因為只有社會集體關注,才能逼迫決策者真正行動。

最後,我要對罹難者家屬表達最深的哀悼。這些生命不應該白白消逝。希望這次悲劇,能讓我們重新審視和檢討沙巴乃至整個馬來西亞的防災系統。如果你覺得這個影片有用,請訂閱分享和轉發,讓更多人知道,唯有未雨綢繆,我們才能避免下一場悲劇。我是李偉康,感謝你的收看, 我們下個影片再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