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我是李偉康。今天要跟大家談一個名字,也許你最近常常聽到,但未必知道他到底是誰。他就是首相安華的前政治秘書——法哈斯。為什麼我要特別講這個人?因為在馬來西亞,突然暴富、突然拿到大項目的年輕人,不是沒有過,而我們都還記得劉特佐的故事。今天,我就要帶大家看看,這位法哈斯,他會不會成為下一個劉特佐。
在開始之前,先和大家說什麼是「裙帶資本主義」?其實就是當政治權力和商業利益糾纏在一起時,決策不再是依據專業、公開的程序,而是靠關係、靠背景。當一個人因為是某某領袖的親信,就能突然間成為大企業家,拿到大項目,這個國家的制度就會開始腐蝕。這樣的結構不是只有在馬來西亞存在,很多國家都有,但問題在於,一旦這樣的人物沒有被檢驗,他可能會變成另一個「超級中間人」,甚至操縱到國家的資源。
回到這次的事件。大家還記得8月13日,拉菲茲的兒子在布城商場停車場遭到兩名黑衣人「針襲」的新聞嗎?當時全國震驚,因為這不是普通的刑事案,而是直指政治恐嚇。更恐怖的是,當晚拉菲茲的妻子還收到恐嚇簡訊:「安靜!若繼續,艾滋!」後面還加了三個注射器的表情。這種赤裸裸的威脅,不只是針對拉菲茲的家人,更是要他整個人閉嘴。
一開始大家都在猜:是不是牽涉前首相依斯邁沙比里?是不是跟前衛生部長凱里的醫療項目有關?結果拉菲茲這幾天自己出來澄清:不是。他說,真正的爆料人跟他談的,其實是關於法哈斯。
這裡我們就要認真問:誰是法哈斯?他不是什麼大企業傳奇人物,而是安華的前政治秘書。年紀不大,才四十出頭,卻已經在好幾家公司掛名,持股,也在商界活躍。更誇張的是,就在這個風波還沒結束之前,他還在檳城元首的壽辰封勳儀式上,被封為「拿督斯里」。你聽到這裡是不是覺得很眼熟?很多年前,劉特佐也是年紀輕輕,突然間變成名流、權貴的座上賓,大家都說他是「神童」、「奇才」,後來才知道,他是1MDB的核心掮客。
法哈斯的問題在哪裡?簡單講,就是「暴富得太快」。短時間內,他的名字就和沙巴的探煤准證扯上關係。親國盟的媒體《MalaysiaNow》甚至丟出了一堆文件和錄音,指控他持股的公司Bumi Suria,疑似拿到沙巴一大片森林保護區的探礦准證。這塊土地多大?七萬公頃!差不多是一個新加坡的三分之二。你可以想像嗎?這樣的資源,要是被一個政治人物的前秘書拿到手,會引發多大的質疑?
雖然沙巴當局事後都出來否認,說「沒有發出准證」,或者「對方申請後來被撤銷」。可是問題是,文件和錄音已經在網上流傳,這些不是空穴來風。輿論就開始問:到底有沒有?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申請流程?為什麼會有人在會議裡支持?這些疑點如果不查清楚,就會成為新的醜聞種子。
在野黨的反應也很快。無論是賽沙迪、阿旺哈欣,還是土團黨的議員,都在國會裡要求政府說清楚。賽沙迪甚至警告,如果政府一直不回應,人民就會自行下結論,而這個結論一定對政府不利。伊黨議員更直接,說這件事已經讓人民對安華政府失去信心。這不是隨口講的,因為大家還記得,當初安華上台,就是打著改革、透明、反貪的旗號。如果今天,他身邊的親信被爆出這樣的事,而政府選擇沉默,那改革的招牌就會崩掉。
我們再回頭看看輿論的氛圍。鬥士黨直接譏諷安華「雙標」,說反貪會可以去查馬哈迪、達因,但對一些年輕暴富的商人卻睜一隻眼閉一隻眼。這裡所謂的「年輕商人」,大家心裡都知道,就是指法哈斯。當這樣的話題在社交媒體上發酵,人們自然會聯想到劉特佐。因為套路太像了:年紀輕、背景不深、突然暴富、背後有政治靠山。最後變成什麼?變成「影子財閥」,把國家的資源當成自己的提款機。
我要強調的是,到今天為止,法哈斯本人已經多次否認。他說這些都是假新聞、荒謬、不實指控。沙巴的有關機構也出來說,沒有批出准證給他的公司。但問題是,這種否認如果沒有完整的調查報告、沒有透明的文件公開,人民不會相信。因為我們太習慣看到「先否認,後來爆炸」的劇本了。1MDB的時候,不也是這樣嗎?
那麼問題來了:反貪會要不要開檔調查?安華要不要公開切割?這才是關鍵。因為如果沒有明確的行動,輿論會自己做結論:你是不是在保護自己人?是不是像過去的領袖一樣,把反貪會當成政治武器?
我覺得,這次法哈斯事件是一個警鐘。如果政府處理不好,他真的有可能成為下一個劉特佐。不論他本人是不是清白,至少在人民的眼裡,這個形象已經在成形了。馬來西亞不能再承受第二個1MDB,我們沒有這個本錢。
各位觀眾,你們覺得呢?法哈斯會不會成為下一個劉特佐?如果你覺得會,請打「6」。如果你覺得不會,請打「9」。我很想知道大家的想法。
最後,如果你覺得這支影片有用,請訂閱、分享和轉發,讓更多人知道這件事,因為真相需要大家一起守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