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我是李偉康,今天是5月16日星期五,我想請大家繼續關注林芫失蹤案——一宗已經沉默了超過一個月,卻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我們追問的案件。很令人失望的是,到目前為止,沒有任何一個主要的政治人物就這個案件發表看法,首相,內政部長,在朝在野,火箭,馬華的國州議員,甚至民政,大家怎麼都靜靜了呢?與其在那些 Mykios 的課題上吵吵鬧鬧,這個議題不是更值得大家去追問到底嗎?
4月9日,林芫在前往反貪會總部途中失蹤。今天,已經超過了36天。 36天,一個人音訊全無,沒有贖金要求,沒有公開嫌犯,沒有救援結果。在綁架案中,時間就是生機。過去二十年來,馬來西亞大多數重大綁架案,例如 Canny Ong 案、賴映興案、Nayati 案,警方通常能在5到7天內取得重大突破。而今天,超過一個月過去了,林芫在哪裡?答案,依然是空白。這意味著每過去一天,找到她活著的希望,就減少一分。
面對這樣一宗嚴重案件,我們應該看到國家機器迅速動員、舉國震動。但現實呢?反貪會試圖撇清責任,而警方最初竟然暗示,林芫可能是「自導自演」失蹤。警方透露目前已向27人錄取口供,包括林芫的丈夫夏忠招。他們在最近的記者會上向大眾表示,他們不排除她仍在國內,並正與國際刑警組織(Interpol)合作,安排在新加坡錄取其孩子的口供。此外,警方也公佈閉路電視畫面顯示,參與行動的車輛多達五輛,部分車牌屬偽造,有人穿著印有「警察」字樣的背心。
但即便如此,至今仍沒有人被逮捕,沒有嫌疑人被公開,連嫌犯畫像也因畫質模糊無法辨識。林芫家屬質疑警方的調查方向,也批評政府漠視此案的嚴重性。家屬、律師、人權組織都發聲譴責和反駁說,一個母親,有一個生病需要定期治療的孩子,怎麼可能棄家而去?婦女援助組織(WAO)也發出了最沉重的警告:當一位女性,在配合官方調查時消失,這不僅是個人的不幸,更是國家對女性公民的保護徹底崩潰的警訊。就連前反貪會主席都質疑:反貪會在程序上是否濫權?在林芫失蹤前的連續盤問是否合法?國家的每一個環節,在這起案件上,都暴露出難以忽視的裂痕。
各位政治人物,各位部長,我在這裡勸喻大家,如果這宗案件不能有突破性的進展,將會產生三大深遠後果:第一,馬來西亞的國際形象將進一步受損。人權組織可能將馬來西亞列入“強迫失蹤高風險國家”,國際投資環境、旅遊業都會受到衝擊。第二,國內對政府的不信任加劇。如果連關鍵證人都保護不了,誰還能相信司法公正?誰還能相信執法機關?第三,更危險的是,沉默會成為常態。一次可以沉默,兩次可以沉默,三次之後,人民就會習慣—從此以後“被消失”,就會向某些國家一樣,成為習以為常的事情。
所以這不僅僅是林芫的問題,未來的受害者,可能是更多無辜的馬來西亞人。今天是林芫,明天也許是你,也許是我。如果我們今天不追問,不施壓,那麼這個國家的法治,將一點一點被侵蝕殆盡。
如果到了60天,林芫仍然沒有下落,政治人物沒有作為或警方的調查沒有進展,那麼我建議民間和公民團體能夠進行以下的行動:1.人權組織發起國際聯署,要求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。 2. 社群媒體發起第二波聲援潮,要求徹查此案。 3. 國會議員必須被逼在國會提問,迫使內政部、反貪會、警察總長公開交代。而團結政府若繼續應對失當,將面臨城市中間選民和女性選票的流失,在政治上付出沉重代價。
如果這個案件真的如警方所說是自導自演,我籲籲請他們盡快公佈證據和破案來打臉我。林芫女士如果真的安全歸來,我願意被打臉,而且是心甘情願地被打這一巴掌,因為這意味著她還活著,還能回到她的孩子身邊。但在這之前,我只能靠自己微博的力量,繼續傳播這個消息、繼續追問真相。
我想對每一位正在觀看這個影片的你說,這不是一宗普通失蹤案,這是整個國家法治的考驗。我希望你不要冷漠。希望你在家人朋友群組裡,分享這個消息。希望你在社群平台上,發出你的聲音。希望你在心裡,留下一份警戒。因為一旦我們選擇沉默,就是選擇了對未來的不作為。
如果你對這起案件有想法,如果你認為國家應該保護每一個普通人,請在下方留言告訴我你的看法。如果你覺著這個影片有用,請訂閱、分享和轉發,讓更多人知道。讓我們一起,為林芫祈禱,祝福她早日平安歸來,也為我們自己的未來,繼續發聲。謝謝大家,我們下次再見。